【杏林本草】“盘”折耳根的季节来了,但不能贪多哦!
发布时间:2023-04-19 17:42
点击数:
常言道 春食野菜赛仙丹 春天里各式野菜应季而出 众多野菜中能让人爱恨交加的 当属鱼腥草了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 这道背负“盛名”和“骂名”的野菜
《名医别录》记载“生湿地,山谷阴处亦能蔓生,叶如荞麦而肥,茎紫赤色,江左人好生食,关中谓之菹菜,叶有腥气,故俗称:鱼腥草”。 作为时令佳菜,鱼腥草又名:折耳根、侧耳根、猪鼻孔、截儿根等,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。从地域上来说,云贵川渝地区的亲们对鱼腥草的接受度更高,一到季节就是各种“盘”折耳根,或凉拌或烫火锅。
即便是在鱼腥草“守护联盟”的云贵川渝地区,也有不少朋友对它爱不起来。至于为何人们对它褒贬不一,这与每个人的嗅觉感受器各有不同有关。新鲜的鱼腥草中含有多种挥发油,导致其带有一股较为浓烈的鱼腥气,不耐久闻。因此有人对其情有独钟,有人避之不及,和榴莲、香菜等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鱼腥草经常出现在餐桌上,但大家不知道的是,它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,目前已收录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,其以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入药,其味辛,性微寒,归肺经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痈排脓、利尿通淋的功效,用于肺痈吐脓,痰热喘咳,热痢,热淋,痈肿疮毒。如:肺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癌具有咳嗽、咽痛、痰黄、气急、咯血等症状的;病毒性肠炎、腹泻;皮炎;盆腔炎、尿路感染、慢性肾炎具有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状的治疗。 食用须知 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,《名医别录》记载:多食令人气喘!因此,鱼腥草的食用有一些事项要特别注意:脾胃虚寒或虚寒性病症者忌食;阴寒性疔疮肿疡,无红肿热痛者忌食;孕妇、中老年等身体较弱的人慎用! 所以再爱,也不要多吃哦!
—END—
(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